欢迎来到

棉麻丝绒市场网
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棉麻丝绒资讯

坚持经济发展主攻方向 凝心聚力转方式调结构

时间:2025-04-24 来源:  作者:

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转方式、调结构。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,以科学发展为主题,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,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。要求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,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。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下,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表现出新增就业持续增加,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,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加快,能源消耗强度下降幅度加大,中国经济在转方式、调结构方向上迈出可贵一步。

为配合转方式调结构战略的实施,近年来,全国上下做了大量工作,在收入分配调整、统筹城乡区域发展、节能降耗、保护环境、促进创新等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实效。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,我国经济不平衡、不协调、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,产能相对过剩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仍然存在,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仍然突出,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存在的一个难题。经济发展方式相对粗放,经济结构不够合理,是我国经济发展诸多矛盾和问题的主要症结。这些问题不尽快解决,将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。坚定不移地调结构,脚踏实地地转方式,既是保持经济有质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当务之急,更是保证我国经济发展、民生改善、社会和谐的长远战略。

党中央、国务院一直强调要转方式、调结构。目前,对于转方式调结构在政策层面已基本形成共识,人民群众的期待越来越高,企业的积极性在持续增强。现在的主要问题是,一些地方一些人说得多,做得少;规划计划多,投入资源少;文件会议布置多,真正行动少。转方式、调结构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,落实在文件上,关键是体现在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。要凝聚全社会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,倾注全国各地的精力、实力、动力,全心全意、全力以赴地转方式调结构。

转方式调结构就要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。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之一,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,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提高。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,最核心的是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。离开了创新既不能实现方式的转变,也难以进行有效的结构调整。要加大创新投入,加快创新人才培养,不断创新技术,不断创新产品,不断创新管理,不断创新市场,不断创新需求,不断创新服务,扎实推进产业转型升级,扎实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扎实支持服务业新型业态和新型产业发展,加快产品更新换代,增强产业竞争力,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强大动力,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。

转方式调结构就要全力推动结构优化升级。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,坚决淘汰落后产能,坚决关闭污染企业,坚决把过高速度降下来,坚决剔除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。要加快提高居民收入水平,努力扩大居民消费,积极调整收入分配结构;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,加快建设现代农业,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,加快服务业发展,增强三次产业协调性,切实优化产业结构;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,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,加快改善城乡结构;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,优化生产力布局,切实缩小区域差别,努力调整地区结构。

转方式调结构就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。要加快变革一切妨碍转方式调结构的体制、机制、制度和做法,特别是要做好简政放权,积极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,不断释放经济活力,不断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力,为转方式调结构营造良好的环境。进一步完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,量化转方式调结构目标,形成有利于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导向,考核地方和部门的工作业绩,既要看速度和规模,更要看经济结构是否优化,自主创新水平是否提高,人民生活水平是否改善,生态环境是否得到保护。

转方式调结构就要进一步改进政府统计工作。要加快完善统计指标体系,健全反映发展方式转变和收入分配结构、产业结构、城乡结构、区域结构发展变化的指标。积极监测各行业、各地区转方式调结构进展和成效,及时揭示推进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,为制定转方式调结构的各项政策和举措提供扎实依据。

转方式调结构是我国经济领域的又一场深刻变革,是决定现代化命运的又一次重要抉择,事关经济繁荣,事关国家富强,事关人民福祉,必须全力以赴打好这场攻坚战。

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本网概况 联系我们 会员服务 免责声明 网站地图 投稿服务